【教育关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向_行业动态_华体会官网赞助AC米兰_HTH网页版在线登录入口_hth华体官方下载app
详细内容

【教育关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向

时间: 发布时间:2024-10-30 21:53:55      【来源:行业动态

  在新时代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能级,必须锚定高水平发展之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以新内涵、新质量发展定位慢慢地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层级和建设高度,在专业建设、人才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实现专业建设的现代化。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与基础,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频共振,首先就要有高水平、精准化的专业建设。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职业教育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现代化,既要体现于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和专业质量,还要体现于专业建设内部的各相关要素的现代化,在能够精准对接我国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的同时,更要具有前瞻性的认知能力和预判能力,在专业建设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领域提升发展能级,在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标准、制度上形成坚固保障,更有效地丰富专业的现代化内涵和外延。

  第二,实现人才培养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从深层次上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断跃升,使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产业发展的能级相匹配,必须要在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标准、培养要素等所有的领域进行深度变革。培养目标的界定要紧贴中国式现代化各行各业的最新要求和未来发展潜能,将契合性与前瞻性进行有机结合,体现出技术技能、素质素养的高水平,更看重人才教育培训的复合性和可持续性;培养体系的建构要突出一体化,加快实现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学历学位层次贯通,根据行业和专业大类尽快出台职业资格体系及资格晋升标准体系,一体化设计和界定各学段的人才教育培训内容,促进各学段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衔接;培养标准上要将静态与动态进行融合,既依照国家和行业企业所规定的专业标准、教学标准、实训标准、资格标准、岗位标准等开展培养,又注重实时地收集与分析行业企业的最新标准变化,不断地将有关要求融入人才教育培训全过程;培养要素的现代化大多数表现于课程、教材、实训基地、培养模式等要与时俱进,在内容与形式上能够彰显最新技术内涵,充足表现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指向的要求,并能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培养。

  第三,实现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是实现人才教育培训质量和教育教学创新的主要保障。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来源单一、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还很突出,高职、职业本科还远未能达到18∶1的师生比,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偏低。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教育部20221年已出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首次明确“双师标准”,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现代化首先就是要培养“良匠之师”的“双师”,要培养兼顾学科知识、教学能力、职业技能于一身的高水平工匠之师。要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标准体系,实施“双师”达标和提升工程,以标准体系驱动职业院校大力提升“双师”比例和发展质量;要强化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支持高水平理工科院校、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水平职业院校等共同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技术技能的培训,加强技术师范大学或有关技术师范专业的建设水平,在学历层次、技术技能层次上一体化进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逐步建立同类专业、同类院校、同类师资的全国性培训体系,建立师资教学能力、技术水平的统一化认定体系。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发展完善,与教育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高度呼应,推动职业教育的横向融通、上下贯通,建构科学高效的教育体系,以满足适龄人口接受技术技能训练和社会公众终身教育的需求,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推动职普融通变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虽属不同的教育类型,有各自完整的从低层次到高层次进阶的发展轨迹,但双方通过法规、政策、机制、方式的融通规定,打破固有的教育界限和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模式协同、教育成果互认。总体而言,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强以职业启蒙教育为主的职普融通,强化中小学生的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思考,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等通过课程、实践研修等充分融入中小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培育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职业教育阶段,强化职普之间的学分互换、学位学历互认和学习成果的互转,使接受两类教育的学生具有自主选择的途径和空间,重点是通过国家学分银行实现融通,学习者将学习成果在学分银行进行“存”“贷”“取”“换”“转”等操作,可以换取相应的学历或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实现职教上下贯通。职业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不一样的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教体系,在纵向上明晰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功能,建立起从中职到专业博士的分层体系和职业资格从低级到高级的证书体系,要总体上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各层次的发展,促进专业(群)、课程、培养方案、教材、实训等各要素的内部衔接,推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长周期培养和高质量培养。要合理地布局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一直在优化各层次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科技含量持续不断的增加的要求继续加大职业本科的办学规模。建立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学历晋升制度,有效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向上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通道。

  第三,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将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等在内的很多类型的教育与培训统筹在一起,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贯通和协调发展,是促进公民终身学习的基本制度,是将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关系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与质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美国、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当前已经建立了国家资历框架,南非、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步构建起国家资历框架体系,实现了学历、资格、学习成果、实践成果的积累、转化与互换。而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当前仍处于探索时期,国家要尽快组织专门机构,组织动员政行企校各方资源,加快对国家资历框架的基本思路、实施路径和技术路线的顶层设计,将学历文凭、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职业经历、实践经历、技术技能等进行分层分级积累、认证和等价转换,充分调动各行各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更强大的制度和政策支撑。

  职业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依托于优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直在优化职业教育的治理体系,才能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有质量、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具效率,才能激发所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而让受教育者具有更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让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平稳有序。

  第一,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治理理念。职业教育的发展绩效是治理效能体现的核心标志,职业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更多地体现于发展的层级、能级,是以职业教育关键办学能力、高水平人才教育培训能力、高效能运转能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产出等一系列高质量要素为特征的现代化。因此,在具体治理进程中,治理主体要充分关注职业教育的绩效水平。从外部绩效来看,重点衡量评估职业院校的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接行业企业、面向职工社会培训等方面的社会贡献度,不断深化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内部绩效来看,重点评价职业院校在人才教育培训、专业建设、学生发展、课程开发与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发展能级,慢慢地加强职业院校的自我提升、自我优化能力。

  第二,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当前,以“云物大智”等先进的技术为核心引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了制造业的数字革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数字化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在教育领域全方面推进数字化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将数字技术全面嵌入到职业教育治理、专业建设、人才教育培训、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产教融合、实训体系之中,推进治理制度和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基座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突破时空界限的泛在式数字学习环境,建构数字教育平台、智慧学习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平台;开发职业教育内部各组成要素的数字化标准,有效增强教师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重构数字化时代的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建构学生的数字化素质素养框架体系,从通识课程到专业核心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实验实训到顶岗实习,要将数字化技术技能贯穿其中。

  第三,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当前,我国建构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核心、以国家相关法规和制度框架为重点、以地方性法规和制度体系为依托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也明确了“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治理结构。在我国职业教育治理框架基本确立的大前提下,职业教育的治理将逐渐转向质量为先、科学规范、高效运转的轨道,是以更多地激发职业教育管理者、职业教育办学主体、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职业教育参与者多方能动性为方向的现代化治理。在治理主体上,各有关主体要深度履行自身职责,既根据法律和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实施职责职能,又要强化相互之间的协调协作;在治理机制上,在保持国家宏观统筹、地方落实主责的机制基础上,赋予省域、市域更多的探索与自治权,推动省际的良性竞争和重点项目的先行先试,在统权与分权的治理中形成多中心、多层次治理,全面通过优化治理保障职业教育的高质量推进。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匹配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步伐,服务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中外深度共赢贡献中国职教方案和中国职教力量。

  第一,塑造特色鲜明的中国职教新品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要求,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就是要形成独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职教实力的品牌。一方面,要继续扩大现有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宏观上优化坚持党的领导,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目标的职教模式,中观上夯实职业教育示范化建设、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现代产业学院、双师型教师、鲁班工坊等品牌,微观上调适各院校独具特色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特色化治理机制等。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要继续加大品牌开发、塑造力度,生成更多、更管用、更优质的职教产品和品牌,使这一些品牌既能够在国内产生积极效应,又能够在海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第二,建构多边共赢的职教发展新格局。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发展以及中国制造业不断向海外拓展,中国职业教育已经逐步由单纯学习与吸收他国职业教育经验、模式走向转化与输出双轨推进的境界,未来中外之间经济、教育、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将为我国更多地引进优质职教资源和输出中国职教模式、中国职教方法等提供更好的契机。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职教在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要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多边互动共赢、发展成果共享的理念,一方面推动建立共同互认的职业教育有关标准、资格体系、学习成果等,另一方面实现引进与输出的双向良性互动,相互之间保持优质资源的互惠互利,形成职教国际化发展新格局。

  第三,促进中国职教的海外发展本土化。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将中国职教智慧、中国职教方案、中国职教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国际化,重点是促进中国职教的海外发展本土化,使中国职教发展成果能够在当地落地生根、发挥作用。一方面,重点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分两个层面培养人才,一个层面是在国内培养适应国际化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另一个层面是在当地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能够符合国际化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是将中国职教发展成果结合当地国情、职教发展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等进行本土化的转化,推动当地职教发展形成自身的特色,使其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3年第15期)